市残疾人联合会五年扶贫工作总结(2)
实业公司负责人祝焱军同志是一位双下肢残疾人,原家庭生活非常困难,在市残联帮扶下,该企业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从弱到强,安置贫困残疾人逐年上升,特别是九九年,市残联向有关部门申请立项,给该单位解决康复扶贫贷款18万元,投资该单位项目改造,产值利税大幅度增加,安置贫困残疾人达18名,残疾人劳动报酬达800元/月。市德康冷食厂列为市残联扶贫实体基地后,与市农行协调将该单位冷饮生活线列为二00三年度康复扶贫申报项目,用抵押担保方式争取康复扶贫贷款20万元,在减轻了农行贷款本金利息风险性,同时又辐身安置贫困羡慕累计达12名,该企业经济效益成倍增长,社会效益显著,正如贫困残疾人陈萍所说的一样:“我们残疾人能有今天,要感谢党、感谢政府、感谢我们的娘家—市残联无微不致的关怀。也是市残联领导贯彻落实~‘’计划精神,努力‘三个代表’,为我们残疾人办好事、办实事又一写照。”
3、倡导“单位包村,干部包户”,党政机关、团体、企事业单位定点包乡、包村、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户,形成“帮、包、带、扶”到户到人新风尚。为有力推动我市扶贫工作,市委专题研究并行文,在全市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中开展“一帮一,扶贫结对子”活动,该活动迅速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。据统计,市直副县级以上单位扶贫结对子就达937个,四个城区结对扶贫达135人,大冶市结对扶贫就达850多户,上到市委书记、市长,下到一般职员,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的到结对贫困残疾人送钱送物。石灰窑区属城乡一体,人口达20多万的城区,市政协副主席、原副区长刘纳鹏同志经常带领民政、残联、妇联、工会、共青团等部门负责人走访贫困残疾人,并与该区河口镇一位残疾人结对子、结穷亲,经常挤出时间上门了解生产、生活情况,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。市司法局用责任和爱心做好助残济贫工作,对大冶市曙光乡三户残疾人贫困户进行历时4年,前后8批45次登门看望,捐款捐物12000余元,衣物鞋帽65件套,行程往返1000多公里的帮扶活动,使三户残疾人贫困户生产、住房困难得到了基本解决,达到以恢复自身造血功能为止。
在整个结对帮扶过程中,涌现出了许多好人好事。一九九八年夏,百年不遇的暴雨洪水袭击了我市城市与乡村,阳新县民政局局长、全国十佳模范王贤田同志紧张的投到抗洪抢险工作中,这时他收到结对扶贫对象发来的求援信,称他家中田地被淹、粮食受灾,房屋浸泡在水中,随时有倒塌危险,全家人生活非常困难。王局长知道后毫不犹豫的拿了500元派专人送到那位扶贫对象家中,并写信嘱咐他们妥善安排生活,重建家园。“求人需求英雄汉,济人需济急时无”这位贫困残疾人拖着残腿向王贤田同志送来“情系贫困人,永不忘党恩”锦旗。
4、开展“四帮一带”活动,落实优惠政策,选好项目,学好技术,带动贫困残疾人脱贫。我市阳新县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,人口达100多万,占整个全市总人口的五分之二。因此,做好该县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,为此,市残联选定该县韦源口镇组建全市范围内第一家残疾人服务社,以点带面,推动发展。服务社在组建之初,孝市残联投入资金达2万多元,为该服务社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经费支持,选用一残疾人负责服务社日常管理工作,为全镇贫困残疾人建立了档案,科技信息,互通有无,康复、培训、就业各方面工作全面启动,受到广大贫困残疾人好评。该镇一因公致残、长年卧病在床懂法律残疾人在家享受周围人群帮助同时,发挥自身优势,为该镇社区残疾人解答法律知识,提供法律服务达250多人次。几年来,该服务社,共为全镇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,提供就业、教育、投资等问题达200多人次。市残联为促进服务社健康发展与市内有关企业联系介绍选择项目,开展职业培训,提高他们劳动技能等方面给予大力帮助,现该服务社以富业养主业,成为“两个效益”齐头并进的综合服务社。该镇贫困残疾人多次向市残联领导写信,非常感谢党的关怀,残联的温暖。
残疾人由于自身功能限制及外界的障碍,不可能同健全人一样从事生产劳动,但他们大都有一颗强烈脱贫愿望,都有一颗发掘自身潜能,回报社会的责任感,作为“代表、管理、服务”功能的残疾人联合会,有责任、有义务为他们创造条件,通过康复、培训选择项目待方式,改善其功能,提高其素质,掌握其实用技术,为他们回归社会作出残联应有的工作。通过几年扶贫,我们认为只要创造条件,扶持得当,绝大多数残疾人完全可以通过生产劳动解决温饱,达到脱贫。据统计,几年来,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,齐抓共管,达到脱贫。据统计,几年来,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,齐抓共管,全市扶持贫困残疾人达30000多人,其中解决温饱达29000多人,有3179名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纳入了全市最低生活保障线。
我们坚信,只要方法得当,措施实在,励精图治,我市残疾人扶贫工作一定会在新的起点上,开创新的未来。
方明
a二oo五年七月十日